《浩瀚苍穹:奥西里斯重生》实机演示深度解析:猫头鹰工作室能否打造次世代《质量效应》?

《浩瀚苍穹:奥西里斯重生》实机演示深度解析

猫头鹰工作室能否打造次世代《质量效应》?

今年早些时候首次曝光时,我们就说过《浩瀚苍穹:奥西里斯重生》"看起来很像新的《质量效应》"。在2025年科隆游戏展看完近一小时的实机演示后,开发商猫头鹰工作室(Owlcat Games)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看法——这绝对是件好事。毕竟距离上一部《质量效应》已过去八年(距离上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长达十三年),而BioWare那部尚未确定发售日的新作不仅遥遥无期,在经历了近期几部令人失望的作品后也让人心存疑虑。

硬派科幻的新尝试

猫头鹰工作室带来的这部3D太空冒险游戏某种程度上是种解脱——经过这么多年等待,我们终于能从《开拓者》《战锤40K:行商浪人》等作品证明过自身RPG实力的工作室这里,玩到"新"的《质量效应》。不过,《浩瀚苍穹》的硬派科幻本质与BioWare受《星际迷航》等作品影响的风格截然不同,这既巧妙避开了"山寨质量效应"的调侃,也可能导致它比指挥官薛帕德那段广受欢迎的冒险显得更为冷峻。

平行时空的原创新篇

《奥西里斯重生》的故事与《浩瀚苍穹》主线平行展开——对应原著前两本书或剧集早期季的内容。重要事件会如涟漪般影响你的冒险:演示中创意总监Alexander Mishulin操作的任务就发生在爱神星事件之后,当坎特伯雷号遇袭的新闻在空间站传播时,恐慌情绪瞬间蔓延。不过原著粉不必担心门槛问题——制作组显然精心设计了这个原创故事作为新玩家接触这个宇宙的入口。

自定义角色与生动同伴

虽然经典角色会陆续登场,但玩家将扮演自创主角率领一支原创小队。演示中我们见到了主角的兄弟姐妹J——这个角色会根据玩家自定义主角的面部特征自动调整样貌,确保家族相似性。猫头鹰试图让每个同伴都栩栩如生:在探索佣兵空间站时,J会主动与NPC交谈,这种设计让人感觉他们是有独立意志的个体,而非战斗工具人。

尚待打磨的角色塑造

不过就目前展示的对话来看,文本质量尚未达到《质量效应》或猫头鹰自家等距RPG的高度。部分对话略显平淡,缺乏塑造角色个性的点睛之笔,我还不确定这些同伴能否像《质量效应》里那样令人难忘。但考虑到《浩瀚苍穹》原著本就擅长塑造需要慢慢品味的复杂角色,在30小时的战役中,这些角色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重量级的选择与后果

演示从主角兄妹从普罗托根公司偷走飞船逃离爱神星事件的后续展开:这个神秘企业找上门来讨要说法。此时我们面临经典RPG选择——是让平克沃特安保的同事抵抗掩护我们撤离,还是独自溜走?经过一次说服检定,空间站指挥官同意让佣兵们断后。Mishulin承诺这个选择会产生即时和长远的双重影响:当我们爬过通风管道时,战斗的轰鸣不绝于耳;后来在走廊里,我们看到了这个决定的代价——遍地尸体。在搜寻装备时,我们发现军械库已被搬空——所有步枪都被拿去保障我们的安全。虽然这些后果还停留在表面(选择另一条路或许只是尸体少些),但真正重要的是选择如何在后续剧情中产生连锁反应——或许这次抵抗造成的佣兵损失,会为日后埋下更严重的隐患。

零重力战斗的视觉盛宴

演示中的战斗系统明显借鉴《质量效应》,同样是掩体射击辅以技能攻击。最抢眼的是火箭推进式手雷——像烟花般划过战场的制导爆炸物。这种设计有科学依据:在微重力环境下,普通投掷物难以控制轨迹。演示中半数战斗发生在太空场景,虽然磁力靴固定的战斗方式与室内战差别不大,但漂浮的尸体和碎片营造出惊人视觉效果。可破坏环境在重火力下分崩离析的场面确实酷炫,虽然多数时候这只是增添观赏性而非战术优势。

战斗系统的潜在局限

我最大的担忧是战斗方式可能过于依赖枪械。《浩瀚苍穹》的硬科幻设定限制了"太空魔法"或外星异能的存在,整个战斗体验可能都建立在枪战基础上。Mishulin强调武器种类会非常丰富(仅突击步枪就有三种完全不同特性的型号),还有狙击手与冲锋手等职业区分。但这听起来更像《使命召唤》而非RPG,希望猫头鹰能加入黑客等技术型角色,提供更多能力驱动的玩法。

谨慎乐观的期待

我还没有对《奥西里斯重生》的某个方面一见钟情,要判断能否与角色建立深厚联结(这无疑是RPG最重要的部分)还需要更多试玩。但目前展示的内容,确实是我自完成薛帕德最终任务后一直期待的那种基石——它以战斗为核心但重视对话,注重团队互动又没有传统CRPG的繁琐 micromanagement。《浩瀚苍穹》本身就是个值得深挖的富矿——这个更冷峻、更写实的宇宙虽然限制了一些RPG传统元素,但其复杂的政治生态有望带来比"圣母左派vs专制法西斯"更深层的冲突。

继承与突破的平衡

这并非猫头鹰第一次"致敬BioWare"——Mishulin曾将《开拓者》比作《博德之门2》。这次他们借鉴的是BioWare后期作品,也面临着从等距视角到电影化叙事的转型。但工作室清楚不能简单复制。"我们正在那个遗产的基础上拓展玩家期待的体验,"游戏设计制作人Yuliya Chernenko在游戏公布时如是说。虽然本次演示尚未完全展现这种突破,但即便最终它只是部硬科幻版的《质量效应》,我想我也会心满意足。

文章推荐

欧博用户评论

欧博会员1
这演示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终于有工作室敢接棒《质量效应》的衣钵了
欧博会员2
战斗系统看起来还是太依赖枪械了,希望能有更多样的玩法选择
欧博会员3
原著粉表示角色塑造目前看来有点平,但相信猫头鹰的叙事功力
欧博会员4
零重力战斗的碎片效果绝了,这才是次世代太空游戏该有的样子
欧博会员5
谨慎观望,毕竟《丑女座》的教训还历历在目...